前言
這篇主要是分享自己考滿8次才獲得理想成績的心得適合已經考過1-2次的戰友閱讀,可以思考如何重新看待GMAT及擬訂考試策略。
文章架構
1. 如果能早點領悟這2點,就能少走冤枉路!
2. 補習班選擇
3. 在職準備 vs 離職準備
1. 如果我能早點領悟這2點,就能少走冤枉路!
(1) 了解考試題型比埋頭苦讀重要
我剛開始準備GMAT的時認為這考試是在考英文能力,自認為英文底子不差(TOEFL一戰101),所以沒有去分析及歸納考試題型,就照著補習班每周的進度寫題目跟複習,補習完K了一個月的書後去考了,以為自己能一戰700,結果看到成績只有610,直接在公車上哭出來…信心大受打擊,隔了一年才敢繼續面對,但還是沒找到對的讀書方法,一直到第六戰(又時隔2年)才真的領悟—這考試不是考英文能力,就是單純要熟悉考點、懂的如何解題而已。
RC:
第六戰前我去上了A2GMAT-Dustin開的閱讀專班,當時聽到Dustin從分析RC的考試題型,去回推文章考點、閱讀架構,讓自己在閱讀文章當下可以直接抓重點記在腦子、在看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因為知道這細節不會考而放心跳過、同時提升閱讀速度,我改變考試策略後RC就從2xth進步到 65th。像是題目常考a.比較關係、b.線性關係、c.名詞解釋(ex.關係代名詞)、d.語意轉折、e.作者表達想法等地方。
SC:
同理,這也是為什麼A2及大家常說檢討題目比寫題目重要,檢討題目跟選項其實就是讓自己熟悉考點,在看到同一句話用不同方式表達時,可以馬上知道題目想考哪些標準文法,並知道錯誤選項長怎樣,而不掉入陷阱。
(2) 考試當下,時間管理(pace)真的很重要!
這件事我到最後一戰才真正理解,並且認真實行,考試的成績證明這真的是對的。這觀念我是從Dustin的YouTube頻道(Dustin GMAT公開課:實戰時間控制(Pace)的新策略「動態止損」)聽到的,我當時聽到只覺得「天啊好難,我真的無法在不確定答案的正確性下,時間到閉著眼跳下一題」。尤其我的ESR報告顯示我在前18題時間充裕下(每題2分鐘)的正確率都有7成以上,V答題的難度都在medium-high之間,甚至有到high,但在後18題正確率狂掉,V就落入medium了,於是我心態上一直抗拒閉眼跳題,常前半段花超過3分鐘在解一道題目,
後半段常因為時間壓力連題目都讀不進去。
在準備考第8戰時,我心想反正就最後一次了,不然就試試看。幸運的是,閉眼猜題這件事是可以練習的,我開始逼迫自己在設定的答題時間結束時,不管怎樣就直接從刪去後的選項中猜一個答案。在實戰時,我採取相同策略,時間到就跳題,讓自己在做後半題目時,有更充裕的時間思考,不會因為答題時間太短,無法讀懂題目或無法思考而瞎猜。
2. 補習班選擇
我是在大學的時候補習的,當時身邊滿多人推薦A2的,我就跟著來報名。實際上課後,我覺得A2在整理考點的能力很強(特別是SC、CR)。RC部分如前面所說,我自己很喜歡Dustin RC專班所教的閱讀架構及考試題型分析,若是閱讀有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,大推!。
SC:
我每次考試前都會重新複習A2的SC講義,並搭配曼哈頓論壇的Ron解釋,把考點練熟、作筆記,我覺得這樣準備起來是最有效率的方式。讓我SC的成績大概都維持在70th以上。我也很推薦Dustin的Blog(Dustin GMAT),裡面有很多寶藏,如果在哪個知識點卡住,我會去搜尋這個blog,經常都可以獲得解答。
CR: